作為一個八十年代初的農(nóng)村孩子,對田野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。田野對孩童時期的我而言,不只是游樂場,也是“美食城”。
那個年代,沒有電腦,沒有手機,小孩子們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小伙伴們在田野里追逐、打鬧,玩累了,就隨地一倒,以天為蓋以地為席,沐浴著暖陽打個盹。在那個沒有溫棚種植的年代,吃了一冬天的蘿卜和酸菜,最向往的就是春天田野里那綠油油的野菜了,有榆錢、白蒿,蒲公英、苦苣,其中我最喜歡的,要數(shù)薺菜了。
春季里是農(nóng)活最多的時候,大人們忙著干活,我便自覺領(lǐng)了任務(wù)去挖薺菜(小時候我們稱其為“地菜”)。薺菜很好挖,田埂邊,水渠邊,一簇簇的薺菜肆意地生長著,只要你低下頭仔細看,總能在草叢里找到它們。拿出自帶的小工具,或是鏟子,或是鐮刀頭,就那么輕輕一鏟,一棵青翠欲滴的薺菜就完完整整的收入囊中。不一會兒,籃子里就裝滿了薺菜,也裝滿了成就感。
薺菜很好吃,說是菜,實際上就是一種草,但它的美味卻勝于普通蔬菜。提著滿滿的一籃子薺菜回到家里,母親把它們擇洗干凈,過沸水燙一下控干水分,再炒兩個雞蛋剁碎了包餃子吃,那清香的滋味中略帶點微苦,卻越嚼越香,讓人欲罷不能。再或者是直接洗凈切碎了拌點面粉上鍋蒸,出鍋后盛上一大碗,澆上兩勺油潑辣子蒜水,紅油紅油的,吃起來,一口鮮香,一口酸辣,絕對是人間美味,瞬間喚醒冬眠的味蕾。
不經(jīng)意間很多年過去了,孩童時期的記憶早已淡忘。上個周末帶孩子去附近的村莊郊游,竟意外的發(fā)現(xiàn)田野里長著幾株薺菜,翠綠翠綠的,我湊近聞了下,一縷久違的清香夾雜著泥土的氣息沁入心扉。我小心翼翼的用手把那幾顆薺菜挖出來,給孩子講了我小時候挖薺菜、吃薺菜的事情,孩子聽了很興奮,也想嘗試一番。我們仔細在周圍的地里找了找,又挖到了好多鮮嫩的薺菜,雖然弄得灰頭土臉的,但孩子開心的不得了?;氐郊?,我學著母親的樣子包了薺菜雞蛋餡餃子,我們一家美餐了一頓,唇齒之間還是記憶中那股清香的味道。
喜歡薺菜,不只是因為它人間極品的味道,更因為它的品格。挖薺菜的時候,只要找到一棵,它的周圍必定還會有好幾棵。薺菜的生命力很強,無論土地多貧瘠,環(huán)境多惡劣,只要種子落地,它就努力地生根,努力發(fā)展自己。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,“薺菜沒娘家,出門就開花”,薺菜雖然出生不起眼,混在雜草叢中,但它努力地開花,努力證明自己。
薺菜,淡淡的清香,讓人回味無窮,引人無限遐思……(張婷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