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蓮花盛開的時節(jié),與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的八月,我榮幸的成為了陜鋼集團的一份子。依然記得那天收到龍鋼集團發(fā)來的報名短信,抱著手機心里久久不能平靜,以后,我也是一名陜鋼人了。
小時候,一直跟著家人生活在下峪口,經(jīng)常會聽到大人們說“走,去龍鋼掙錢去。”當時就有了好奇,大家口中的龍鋼到底是什么樣子呢,唯一知道的就只是街道的那頭,同學家的家人都在龍鋼工作,他經(jīng)常炫耀。終于有次,姥姥帶著我和妹妹去龍鋼玩,印象最深的是去的路上我們翻越了火車道,一進南大門,高高豎立的“龍鋼”兩個字給人感覺很震撼,因為中午的緣故,大家手里提著安全帽,說說笑笑的一并走出門,看著大家臉上的笑容,感覺在這里上班的人一定很幸福,當時廠里那會的廣播一直放著不知名的歌,后來才知道,那是龍鋼之歌,姥姥對我說,龍鋼就是產(chǎn)鋼材的,哦,原來龍鋼是煉鐵煉鋼的地方。
前兩日,我穿著白襯衫坐在會議室里參加著龍鋼集團新員工的培訓,心里一陣感觸,我想,那緣分或許就在兒時悄悄埋下了!聽著龍鋼的成長歷史,我才知道,歷經(jīng)風雨,飽經(jīng)磨難,原來龍鋼的背后有著這么多的故事,記得播放的視頻里楊董事長說的:“陜鋼集團從一路泥濘走到了今天的寬闊大道,猶如一部現(xiàn)代版的長征史。”是啊,它從1958年開始第一個階段的播種,到1992年第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,2002年到2012年第三次創(chuàng)業(yè)再到第四次創(chuàng)業(yè)走到至今已有61年,而我所在龍鋼集團肩負著非鋼鐵產(chǎn)業(yè)的重任,走出了多元化經(jīng)營之路。從小小的煉鐵廠,到今天的“禹龍”品牌,這些背后不知道有的多少代人的辛苦付出。進步文化、正文化、陜鋼現(xiàn)代版長征精神,這些文化背后的故事,如同畫卷一般在我面前徐徐展開,震撼的同時,又使我深深的感動,培訓時字里行間的話語,無不透露著陜鋼人那奮斗不息的根和魂,能加入這里,心里感覺到無比的開心。
短暫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,如今,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軍訓,但內(nèi)心里卻滿滿的都是培訓時講過的陜鋼故事,真正的來這里體驗,我才知道那些話一點也不假,我還沒有見過鐵水奔流,工人們熱火朝天的景象,但我似乎已經(jīng)能想象的來那樣的場景了。對我來說,這是我人生的又一個起點,踏上新的征程,祝愿自己能夠在將來為集團的發(fā)展貢獻出一份力量,真心希望,陜鋼的明天會更加美好。(劉晶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