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晴忽陰變化的天氣,把一個平鋪直敘的夏天搞掂的峰回路轉(zhuǎn)、一波三折。尤其是被火辣辣的太陽曬焉了的樹枝樹葉,遇雨之后,活力四射,競相挺立,使短短的夏季添了幾分趣味。
我喜歡夏趣,但不是這種風來樹婆娑,雨來苗茁壯的趣味。我喜歡的夏趣,在鄉(xiāng)下,在村邊,在地畔,在渠溝,在記憶的深處。
那時,沒有多少年級,都是小平頭、紅裹肚,奶奶們圍坐在大柳樹下,小伙伴睡在麻袋片上,因為樹下比家里涼快,幾乎午休就是搶占樹蔭的比賽了。唧唧咋咋一陣后,被各自的奶奶用蒲扇都扇瞌睡了。一覺醒來,都萌萌的想,好像自己睡前的位置和姿勢完全變了樣?;锇閭兡憧粗野l(fā)愣,我看著你傻笑,有的臉上還帶有深深織紋,有的臉上還沾著樹葉或是麻繩頭,懶懶的笑過之后,便開始上樹,拔葉,捉蜻蜓了。為此,我覺得有句詩適配此情景再愜意不過,“日長睡起無情思,閑看兒童捉柳花。”
那時,學前年級沒有正事,玩是每日的主題。白天伙伴們手執(zhí)柳條,追蝴蝶,攆知了,盡管一家人想著辦法要把孩子們“圈”到家里,可不知道太陽毒、渠水深的伙伴們,還是玩性不改,莽撞不堪,弄得整天灰頭泥臉只顯得眼睛小,惹得奶奶們又氣又笑又幸福。
傍晚,小伙伴們跟著大人在麥場乘涼,幾聲蟬鳴,幾聲蛙響,便把一個夏夜安排成了一場活動。孩子們有的點火搖樹,撲捉飛入火中的知了;有的舉石撲蛙,簽挑棍打,把一個蟲鳴奏曲夏夜唱,弄成了篝火晚會。
當然,這不是夏趣的全部,也有靜看水流,細聽荷唱的時候。那時,伙伴們很少了,膽子降了下來,突然蹲在城壕邊上,被那水鴉一驚,都瞪著眼睛不敢出聲。正如詩中所述:“蛙臥何葉靜觀花,調(diào)皮蜻蜓戲弄蛙。張口躍起抱蜻蜓,跌入水中淺浪花。”
我喜歡夏天,卻不一定是綠蔥樹蔽,有點童趣更能讓內(nèi)心激蕩起來。(龍鋼集團 羅維龍)